- A+
了解翡翠产业的人都知道,虽然缅甸翡翠的加工非常普遍,但缅甸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原料和原料。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甸北部孟公西北部乌龙江上游。整个上游长约250公里,宽约15公里,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。然而,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无限的奇迹,价值不计其数。
各矿生产的翡翠原石各有特点,而且表面和质量有明显差异,因此判断原石的入口非常有帮助。
经常逛原石行业的朋友的口头禅就是:不识场口,不玩赌石。由此可见场口对一块原石来说有多么重要。
我们一定要懂得玉料的产地和特点,否则不要轻易涉及这个行业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缅甸十大场口:
1、后江场口
后江场口分为老后江与新后江,两个场口均产于河床冲积沙中,老后江玉产自冲击层底部,皮薄呈灰绿黄色,一般的体积都比较小,很少超过0.3KG,种水以及底子都非常不错,是满绿翡翠的常客。瑕疵方面的话就是雾少但是裂纹多,加工性强,料子首选都会选择戒面。
新后江玉的皮就会比老后江的厚一些,个头也大了许多,常规都在3KG左右。相比之下新后江的料子种水底子都比较差,裂纹也多,有的成品抛光后色彩甚至比不少原石,想要做高档的饰品也有一定难度。
2、帕敢场口
历史上最出名的场口之一,开采历史长,帕敢玉皮薄,颜色主要以灰白、黄白为主。玉石的质地与种水也是很不错的,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,大小不一。
3、会卡场口
皮壳杂色以灰绿以及灰黑色为主,透明度以及种水底子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比较有针对性,但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有绿的地方水头一般都不会差。这里的料子大小差异悬殊,最大的甚至达到千万克。
4、麻蒙场口
麻蒙场口的原石就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石头,一般的乌砂翡翠原石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个场口,黒乌砂种水底子都很一般,夹杂着黑丝与白雾,整体色调偏蓝。
5、大马坎场口
大马坎场口所盛产的原石皮壳较厚,灰色且皮肉相杂,皮壳下必定有雾,通常呈现红、黑和黄三种雾,这就让大马坎的料子增添了许多可赌性。
6、抹岗场口
该场口内的料子皮壳较粗,呈现灰黄或者灰白色,但是种水与底子都称得上一流,瑕疵与杂质也比较少,但是产量少之又少。
7、自壁场口
该场口盛产蓝水花,水底均佳,也有少量的绿花玉料产出,腾冲出名的绮罗玉便产自该场口。
8、龙塘场口
以黄砂皮和灰白鱼皮为主,大部分水底都好,高料产地,但产量也是较少。
9、马萨场口
属新厂玉,无皮或少皮,绿较浅淡,水与底有好有差,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。
10、目乱干场口
主要生产紫红色翡翠。一般来说,紫罗兰色、红色和浅色翡翠共存于一块翡翠上,但有许多裂痕。
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